2024年4月21日,我的人生首半马,1小时58分09秒安全完赛。
如果将时间倒退回我第一次开始想要跑长距离时,那应该得追溯到2022年了,有一天我与舍友吹嘘说我虽然跑的没他快,但肯定跑的比他远。但最终也只是绕操场跑了五六圈的样子,到最后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从那时起,我心中便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跑完五公里,因为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跑过这么长的距离,我当时对五公里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很长很累,只明白自己坚持不下来。
于是我开始对其付诸行动,我从两公里、三公里慢慢开始,到2022年的11月5日我跑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可以冲击五公里,那一天我仿佛心中并没有对五公里的畏惧,只有稳定的迈出我的脚步,并将其坚持下去的冲动,于是我的第一个五公里在一个比我我想象中轻松许多的状态下完成了。
在那段时间我在小黑盒上第一次刷到了一位长跑大佬“只有丹青余泪痕”,从他那我接触到了LSD、越野跑、马拉松等真正跑者会接触到的词汇,不过当时最多的也只是惊叹于他的配速与奖牌,其余的并没有多想。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62004455
一晃就是六个月过去了,时间来到了2023年的5月8日,那个时候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体重已经非常重了,于是本着减肥的目的,我又重新开始跑起了五公里,并开始记录起了每天体重的变化。
大三上的那段时间自己又开始忙于实验与社团,直到10月中旬才开始重新跑步,从那时开始,跑步于我而言,仿佛与以往感受开始有所不同,我开始将自己的境遇与跑步相结合,开始从跑步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然而在跑步中一骑绝尘的感觉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却不尽人意,无论是学习还是交际,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与纠结当中,感受不到在跑步中拥有的纯粹与自得。
在2024年1月时候,我与老师去了浙江天台做实验,在那边的一个小乡村生活了一个月的时间,奇怪的是,那段时间仿佛跑步对我来说又变的可有可无了,在远离学校,远离家乡的地方,那些烦恼与压力仿佛并未全部都随之而来,那时的我甚至有时间去自己做做饭,晒晒太阳,闲来无事的时候去田野里逛逛,半夜饥饿的时候还能喊个人一块去吃夜宵。无忧无虑,跑步只有在我想减肥的时候才会去跑一会,不是为了放松压力,也不是为了充实自己,可能跑步真的是我的一剂解药吧,痛时自来,愈后而去。以前的我哪里需要天天跑步来自我疗伤呢?初中的我更多的是享受跑步带给我的快乐吧,奔跑的、最原始的快感。
2月的时候去了洛阳,本是为了圆当初高中时看新闻周刊那一句“远赴人间惊鸿宴”带给我云海翻腾的震撼,亦是为了之后能给我后面的生活祈一个好头。可天不遂人愿,第一次去洛阳就遇到了数十年难遇一次的暴雪,使得老君山关门停业,这也使得我的洛阳之行草草收场。遗憾是有的,但当时的我可能没有想太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失落感。哪有那么多的事情都能够顺着自己的心意来呢?终究还是得学会接受这一切吧。
不过在这段时间,我报名了两场马拉松,一个是苏州金太湖的,一个是常州大运河。那时的我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怎么跑过步了,不过抱着对马拉松的向往,还是决定逼自己一把,一次性报名了两个,但型号最后只中签了一个,要不然现在看来,苏州那场马拉松要是真去跑的话,能不能完赛还是未知的。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3月,那时的我,跑步能力已经退化到了刚开始跑步的状态,状态不好甚至连一公里都很难坚持下去,动不动心率就飙升到160、170。仿佛一切都重新开始,无论是我对跑步的态度,还是跑步对我的感受,无论是从能力上还是情感上,犹如浴火重生般,我重新开始打磨自己,意志上、身体上、精神上。从当初3月12日7分38配速完成的5公里,到4月11日5分37配速完成的15公里,再到最后4月21日5分33配速完成的21公里。这短短几个数字的变化,见证了我在跑步中付出的汗水,也映衬了我在其中取得的进步。无疑,是备战马拉松的压力督使我每天训练,但何尝又不是因为跑步带给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汗水让我沉迷其中。看着每天配速与心率的变化,看着每天下降的体重。给我带来一种每天都并未虚度的感觉,能够让我对明天充满希望。
目标真的很重要,如果不是要参加马拉松,我可能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跑步能力恢复的如此迅速。也不会如此认真的对待跑步,更不会想着去跑一次21公里,更别提在两小时之内完成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心中已经有了一条道路,一条终点线,我知道只要自己按照计划坚持下去,到最后一定可以到达。我想这也便是跑步的意义所在: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的踏出,战胜意志与疲惫,终点则就在你的脚下。